气象科普

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候不完全准确?其难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1-09-25 09:41:23 来源:陕西省气象局网站 作者: 字体:

(1)天气预报属于预测科学,从科学规律讲,预测科学不可能完全准确或者永远准确。天气预报也同样如此。

基于现在的科技水平以及对整体大气,甚至对现在整个气候系统的了解程度,决定了我们的天气预报不可能完全准确。这是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所决定的,包括气象科研水平、对整个大气运动规律的认知程度、技术水平、装备水平,还需要有更大的超级计算机,观测站网还需要更加密集,同时还需要雷达、卫星等特种观测手段来进行探测,当然也还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大气是无国界的,所以需要全球的气象工作者共同努力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方面,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千方百计地提高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因为这是一个关键,否则应急、服务等方面都无从谈起。在这方面我们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我们正在改进自己的天气数值预报模式,也在提升相关预报员的素质、能力。在这些方面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相信未来我们的预报水平也会进一步提高。

(2)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诸多环节,每个环节的发展水平都会直接影响预报精准度。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认识的进步,天气预报准确率在不断提高,但不可能完全准确。

难点一:人类尚未完全掌握大气运动规律

大气运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预报结果都与实际一致。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现在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大气是混沌的,很小的波动也可能产生巨大的湍流,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所做的形象比喻: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扇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德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正是由于大气的千变万化,人类至今尚未完全认识和掌握大气运动规律。

难点二:我国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相对薄弱

总体上,我国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相对薄弱。我国气象监测能力还不适应预报预测和服务的需求,一些局地性的灾害性天气由于监测站网的密度不够,往往捕捉不到,以至于漏报。

一些灾害性天气的客观预报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一些重要天气气候事件形成的机理认识还很有限,特别是短时临近灾害天气预报预警能力还比较弱。我省大部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复杂多变,影响天气的因素比较独特,天气现象和灾害种类多,存在着难以全面准确预报的客观因素;一些突发性气象灾害如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短时强降雨等,其发生发展规律复杂,我省在这些方面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还相对薄弱;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和各类新型气象资料应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

难点三:预报人员素质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

预报预测准确率的提高,要依靠科技进步,但同时也要重视发挥预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应采取多种方式提高预报人员的技能与素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评估报告曾指出,优秀的预报人员在天气预报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数值预报模式10-12年改进的效果。培养高素质的预报人员并在预报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预报预测准确率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我省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的自然灾害都会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财产损失。为有效防御台风、暴雨、干旱、强对流天气等各类气象灾害以及次生灾害,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我省气象工作者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预报服务工作。

有效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要大力发展先进的预报预测技术,加强综合观测技术、全球和区域数值预报技术和专业数值预报技术以及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工作,加强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方法的开发研究与改进;要着力推进先进的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我国自主的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有针对性的区域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面向用户需求的专业化预报业务系统以及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要扎实构建现代化的预报预测体系,把预报预测系统建设作为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加快改进预报预测业务流程,加快建立研究型业务,建立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分析机制。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公众参与 单位概况 新闻模块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模块->气象科普
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候不完全准确?其难点在哪里?
2021-09-25 09:41:23

(1)天气预报属于预测科学,从科学规律讲,预测科学不可能完全准确或者永远准确。天气预报也同样如此。

基于现在的科技水平以及对整体大气,甚至对现在整个气候系统的了解程度,决定了我们的天气预报不可能完全准确。这是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所决定的,包括气象科研水平、对整个大气运动规律的认知程度、技术水平、装备水平,还需要有更大的超级计算机,观测站网还需要更加密集,同时还需要雷达、卫星等特种观测手段来进行探测,当然也还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大气是无国界的,所以需要全球的气象工作者共同努力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方面,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千方百计地提高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因为这是一个关键,否则应急、服务等方面都无从谈起。在这方面我们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我们正在改进自己的天气数值预报模式,也在提升相关预报员的素质、能力。在这些方面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相信未来我们的预报水平也会进一步提高。

(2)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诸多环节,每个环节的发展水平都会直接影响预报精准度。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认识的进步,天气预报准确率在不断提高,但不可能完全准确。

难点一:人类尚未完全掌握大气运动规律

大气运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预报结果都与实际一致。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现在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大气是混沌的,很小的波动也可能产生巨大的湍流,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所做的形象比喻: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扇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德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正是由于大气的千变万化,人类至今尚未完全认识和掌握大气运动规律。

难点二:我国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相对薄弱

总体上,我国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相对薄弱。我国气象监测能力还不适应预报预测和服务的需求,一些局地性的灾害性天气由于监测站网的密度不够,往往捕捉不到,以至于漏报。

一些灾害性天气的客观预报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一些重要天气气候事件形成的机理认识还很有限,特别是短时临近灾害天气预报预警能力还比较弱。我省大部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复杂多变,影响天气的因素比较独特,天气现象和灾害种类多,存在着难以全面准确预报的客观因素;一些突发性气象灾害如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短时强降雨等,其发生发展规律复杂,我省在这些方面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还相对薄弱;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和各类新型气象资料应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

难点三:预报人员素质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

预报预测准确率的提高,要依靠科技进步,但同时也要重视发挥预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应采取多种方式提高预报人员的技能与素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评估报告曾指出,优秀的预报人员在天气预报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数值预报模式10-12年改进的效果。培养高素质的预报人员并在预报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预报预测准确率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我省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的自然灾害都会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财产损失。为有效防御台风、暴雨、干旱、强对流天气等各类气象灾害以及次生灾害,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我省气象工作者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预报服务工作。

有效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要大力发展先进的预报预测技术,加强综合观测技术、全球和区域数值预报技术和专业数值预报技术以及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工作,加强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方法的开发研究与改进;要着力推进先进的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我国自主的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有针对性的区域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面向用户需求的专业化预报业务系统以及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要扎实构建现代化的预报预测体系,把预报预测系统建设作为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加快改进预报预测业务流程,加快建立研究型业务,建立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分析机制。


友情链接
中国气象局 陕西省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