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

登山离不开气象保障

发布时间:2021-09-12 23:52:30 作者: 字体:

  登山运动与气象的密切关系是其它任何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二者既是冤家对头,又是至密亲朋。

根据气象条件选择登山季节

一次登山探险活动的任务确定之后,天气也是最后致胜的决定性条件。比如,主要目的是突破新高度的登山活动,在组织指挥工作上,首要的选择是该山区气象条件(气温、风速、降水等)最好的季节。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从北坡首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中,收集了大量外国人的记载,并得到了我国气象部门的分析、指导,了解到喜马拉雅山春秋两季为适合登山的季节,春季的好天气更多一些。据此,确定了春季组织攀登并一举成功。

登山运动需要气象保障

好季节里的登山探险活动,战斗一经展开,在数十天的战术实施过程中,恶劣气象因素的骚扰和偏离预报的天气突变是经常出现的。这些难以预测的气象条件就成了登山运动员的“冤家对头”,既定的战术方案往往被打乱,一名运动员、一支登山队的实力强弱往往集中表现在这种时候。他们要依靠气象预报和自己本身的经验去区分是大气流的改变还是小气候的骚扰,是短期现象还是较长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从战术上做出是进是退、是动是停等趋利避害的调整安排。

登山探险活动中比较注重中长期预报。一次大型活动,由于要解决物资上运和增强人体缺氧的适应能力,往往需要有几个持续3-5天的好天气过程。如能准确地捕捉到这些天气过程,就可使登山活动有序安排和顺利进行。短期预报同样也很重要,它不仅是安排运动员在山上具体行动的依据,而且还靠它订正中长期预报。

共同战斗结情谊

登山运动与气象学的不解之缘,决定了我国登山运动员与气象工作者之间的战斗情谊。在我国登山运动的发展中,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早期,每组织一次重大登山活动,都有气象工作者的积极配合和直接参与。后方,有中央气象局(现中国气象局)的宏观指导;前方,有气象工作者与广大登山运动员风餐露宿、卧冰饮雪。1960年攀登珠峰的气象保障工作,规模是最大的,时间是最长的。从史料记载上看,也是世界登山史上从未有过的。为了摸清当地大气活动规律,中央气象局钱增进等几位先生提前进山,在海拔5000米的大本营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实地观测。此后,又有中央、地方各气象台站不下10人次投入了当年的重大登山活动。他们在滴水成冰的大本营书赠对联给运动员:“英雄气盖山河,敢笑珠峰不高”;运动员们则回赠气象工作者:“气象参谋赛诸葛,珠穆朗玛定能夺”,相互激励,相互依赖,为我国登山运动的发展奏出一曲曲凯歌。

60年来,中国登山运动的长足发展,有广大登山运动员的前仆后继、忘我拼搏,也有广大气象工作者的顽强战斗和无私奉献。每当登山运动员登上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心灵中就构筑起一块气象工作者的丰碑,默默地赞颂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功勋。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公众参与 单位概况 新闻模块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模块->气象科普
登山离不开气象保障
2021-09-12 23:52:30

  登山运动与气象的密切关系是其它任何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二者既是冤家对头,又是至密亲朋。

根据气象条件选择登山季节

一次登山探险活动的任务确定之后,天气也是最后致胜的决定性条件。比如,主要目的是突破新高度的登山活动,在组织指挥工作上,首要的选择是该山区气象条件(气温、风速、降水等)最好的季节。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从北坡首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中,收集了大量外国人的记载,并得到了我国气象部门的分析、指导,了解到喜马拉雅山春秋两季为适合登山的季节,春季的好天气更多一些。据此,确定了春季组织攀登并一举成功。

登山运动需要气象保障

好季节里的登山探险活动,战斗一经展开,在数十天的战术实施过程中,恶劣气象因素的骚扰和偏离预报的天气突变是经常出现的。这些难以预测的气象条件就成了登山运动员的“冤家对头”,既定的战术方案往往被打乱,一名运动员、一支登山队的实力强弱往往集中表现在这种时候。他们要依靠气象预报和自己本身的经验去区分是大气流的改变还是小气候的骚扰,是短期现象还是较长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从战术上做出是进是退、是动是停等趋利避害的调整安排。

登山探险活动中比较注重中长期预报。一次大型活动,由于要解决物资上运和增强人体缺氧的适应能力,往往需要有几个持续3-5天的好天气过程。如能准确地捕捉到这些天气过程,就可使登山活动有序安排和顺利进行。短期预报同样也很重要,它不仅是安排运动员在山上具体行动的依据,而且还靠它订正中长期预报。

共同战斗结情谊

登山运动与气象学的不解之缘,决定了我国登山运动员与气象工作者之间的战斗情谊。在我国登山运动的发展中,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早期,每组织一次重大登山活动,都有气象工作者的积极配合和直接参与。后方,有中央气象局(现中国气象局)的宏观指导;前方,有气象工作者与广大登山运动员风餐露宿、卧冰饮雪。1960年攀登珠峰的气象保障工作,规模是最大的,时间是最长的。从史料记载上看,也是世界登山史上从未有过的。为了摸清当地大气活动规律,中央气象局钱增进等几位先生提前进山,在海拔5000米的大本营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实地观测。此后,又有中央、地方各气象台站不下10人次投入了当年的重大登山活动。他们在滴水成冰的大本营书赠对联给运动员:“英雄气盖山河,敢笑珠峰不高”;运动员们则回赠气象工作者:“气象参谋赛诸葛,珠穆朗玛定能夺”,相互激励,相互依赖,为我国登山运动的发展奏出一曲曲凯歌。

60年来,中国登山运动的长足发展,有广大登山运动员的前仆后继、忘我拼搏,也有广大气象工作者的顽强战斗和无私奉献。每当登山运动员登上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心灵中就构筑起一块气象工作者的丰碑,默默地赞颂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功勋。

友情链接
中国气象局 陕西省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