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气象科学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新路径,5月8日,西安市灞桥区气象局、区教育局、区科技工信局、区科协等四部门联合召开气象科学教育实践典范创建工作会,深入推进全域气象科普教育体系建设工程。会议立足防灾减灾战略需求与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目标,构建起“政校协同、科教融合、普惠共享”的气象科普育人新模式,为区域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会议明确,气象科普教育需立足城市安全发展需求,将极端天气应对、气候资源开发等现实课题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研学实践等载体,构建“课堂-实验-应用”一体化育人链条。同时,要打破部门壁垒,整合气象部门专业资源、教育系统课程平台、科技企业技术优势,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打造沉浸式、场景化的科学教育新生态。
为保障创建工作落地见效,灞桥区要求相关部门创新思路,挖掘全区科普教育资源,构建“全域科普网络”,推进气象科学教育实践在全区中小学校全覆盖,把气象科学教育作为播种科学梦想、筑牢防灾减灾安全防线的基础工程,努力培养新时代科技“生力军”。
未来,灞桥区将通过典型创建、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有效提升青少年科学思维与应急能力,为区域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筑牢根基,更将为基层科普教育创新提供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践样本。
(作者:刘佳慧,责任编辑: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