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2banner.jpg
当前位置:首页 > 省部合作专题 > 推进局市合作协议亮点
扎实推进“局市协议”落地 全面提升宝鸡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水平
发布时间:2020-10-13 08:25:29 作者:

2016年3月,宝鸡市政府与省气象局签署《推进宝鸡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协议》。确定“十三五”期间,宝鸡市与省气象局共同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为全面提升宝鸡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水平,提升气象服务“三农”能力,宝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依托“局市协议”项目建设,始终坚持基础性、公益性定位,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发挥趋利避害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作业体系,增强作业能力,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强化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一、项目带动,建设科学作业体系。宝鸡市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一是突出作业能力建设。依托省气象局与市政府的战略合作协议,实施全市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更新三七高炮10门,升级新型火箭发射装置18套,部署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升级改造,在市气象局和凤翔布设2套车载式雷达,全市11个自动站建设雨滴谱仪。全市建成标准化地面作业站点33个,特别是陇县、凤翔县作业站点标准化率达到100%,作业设施标准化程度明显提升。二是加快现代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建设。以“科学指挥、规范作业”为目标,建立了覆盖作业全过程的“五段式”业务体系,形成了“市级预警、县级指挥、炮站实施”的工作格局。加大科研创新力度,研发了《宝鸡市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作业指挥系统》,利用雷达识别技术提前下达精确的作业指令,开展作业信息采集和效益评估,作业预警准确率提高到90%以上。市县两级均建成了现代化的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平台,10个县区气象局全部建立了自动空域申请系统和视频会商系统,所有站点配备物联网系统和弹药安全存储柜。三是强化作业队伍建设。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和作业“两支队伍”建设。坚持开展作业人员上岗培训考核,规范岗位聘用和从业管理,保障作业人员待遇,打造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作业队伍。陇县女子防雹民兵连扎根基层,甘于奉献,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全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准军事化管理的典范。在全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能大赛中,我市连续两届荣获团体银奖。同时,1名同志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个人。

二、趋利避害,提升精准作业能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是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现实选择。一是增强常态化作业能力。针对冬春干旱、夏秋冰雹频发的实际,市政府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周年方案》,建立干旱监测预报系统和强对流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提升灾害监测预报水平,开展全天候、常态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2016年以来全市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120余次,年均直接经济效益超过8000万元。二是发挥协同化作业优势。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优化调整作业站点布局,建立增雨防雹作业示范区,立足早预警、早防控,扩大作业保护覆盖面,保障果业、烤烟等优势产业健康发展。在2016年7月下旬连续降雹等灾害应对中,积极指挥各县区协同作战,共同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是提升精细化作业效益。今年春季,为了应对干旱和高等级森林火险,全市先后开展12轮次人工增雨(雪)作业,及时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市政府专题向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了我市增雨情况并向省气象局发去感谢信。围绕汾渭平原大气治理,市政府拨出专款,启动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保障机制,积极利用有利条件,及时开展精准的增雨(雪)作业,提升重污染天气应急能力。同时,立足保障城市运行和重大活动,拓展智能网格预报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完善运行机制,发挥作业效益。

三、创新机制,强化安全作业保障。安全作业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基本要求,机制创新是安全作业的重要保障。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市政府成立由市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问题、制定计划、推进工作。10个县区成立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实现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市域全覆盖”。市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发挥指挥协调作用,加强军地之间、部门之间、县区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统筹集约、分工协作、上下衔接、左右配合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二是创新安全责任清单机制。细化制定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清单,层层签订人工影响天气安全责任书。气象部门不定期到作业点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公安部门对作业弹药运输审批率、作业人员备案率达到100%。完善作业事故处置应急预案,严格执行作业公告制度,向基层群众普及防灾减灾和人工影响天气科技知识。三是优化投入保障机制。在财政刚性支出逐年增加的严竣形势下,2016年至2020年市县两级财政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整合水利、农业、林业、烟草等项目资金,将人工影响天气项目建设和作业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有力保障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