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2banner.jpg
当前位置:首页 > 省部合作专题 > 推进局市合作协议亮点
咸阳:依托省局智能网格预报推进咸阳智慧气象建设
发布时间:2020-10-12 14:14:52 作者: 方永侠

咸阳智慧气象建设是局市合作协议的重要项目之一,借助咸阳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依托省局智能网格预报,率先建成基于城市信息融合的智慧气象,作为咸阳气象现代化特色与亮点,在全国形成较大的影响力,为服务地方建设贡献了力量。

咸阳智慧气象探索了融入智慧城市建立智慧气象,是一条经济、高效、共赢的路子。咸阳智慧气象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防灾减灾“两个坚持 三个转变”的总要求为遵循,以咸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中省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为依托,以防灾减灾“一张图”构建和大数据融合应用为重点,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数据库、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精细化短临预报预警、雷达卫星遥感探测等技术,着眼智能、简便、实用和一体化目标,重点研究了智能网格预报应用、数据融合和灾害性天气的自动识别报警、风险预警、靶向发布,开发了咸阳智慧气象系统(B/S构架)和智慧气象微信平台,实现“可视、直观、精细、智能”的智慧气象应用,有效提升了咸阳防灾减灾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智慧气象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咸阳防灾减灾科学化水平的提升和转变。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暴雨、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冰雹等灾害的自动报警、智能预警和智能发布,提高了灾害性天气预警的精准度和提前量,灾前防御时效提前了20-30分钟,为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赢得了宝贵时间。

数据融合共享走在了全国前列。基于城市信息融合的智慧气象应用在省内为首创,与国内同类工作相比处于先进水平,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防灾减灾“一张图”内涵丰富,融合度高。基于智慧城市数据共享平台构建的防灾减灾大数据一张图,涵盖了国土、防汛、民政等10个涉灾部门数据,还包括天基、地基、空基的各类气象观测数据,以及城管、公安的视频监控数据,数据的集中和共享,为大数据辅助决策奠定了基础。二是大数据挖掘应用智能化程度高,综合防灾减灾辅助科学决策效果好。基于气象、防汛、国土等防灾减灾共享大数据,实现气象及衍生灾害的自动识别、智能报警、风险预警和靶向发布,为防灾减灾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丰富的辅助决策产品。系统针对短时强降雨、雷电大风、暴雨和冰雹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达到预警发布条件时自动制作预警产品,经值班人员订正确认后自动发布。另外,对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衍生灾害智能制作风险预警产品,自动统计风险预警区域的隐患点,并向县镇村三级责任人靶向发布预警信息。

咸阳智慧气象为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百姓美好生活气象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面向政府防灾减灾的主要领域,围绕“洪涝、冰雹、内涝、雾霾、冻害、雷电”等灾害,优化气象、民政、水利、农业、应急等部门防灾减灾数据资源,横向整合,形成全市防灾减灾大数据库,建成全市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实现“可视、直观、精细、智能”的智慧应用,通过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不断提升政府防灾减灾治理能力。面向社会公众,围绕服务民生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以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个性化和时效性为切入点,建成了基于位置的智慧气象微信服务公众版,提供基于位置和个人定制相结合的精细化气象服务,让智慧气象的服务覆盖面更广。气象微博在全市政务微博中排名第一。

咸阳智慧气象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广泛影响力。咸阳智慧气象应用自2017年4月通过政务外网实现市、县、镇政府和部门共享应用,其智能、便捷、实用的特点在防灾减灾和应急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防灾减灾一张图”大力提升了市县防灾减灾的智能化、自动化、科学化水平,智慧气象产品还融入到了农业、交通、卫生、环保等行业智慧应用,提高了政府部门防灾减灾的科学、快速处置水平。咸阳智慧气象系统投入应用三年以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肯定。智慧气象科技成果获陕西省科技厅科技成果登记证书1个,获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2018年获咸阳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三篇智慧气象相关论文获2016、2017、2019年度中国气象学会软科学年会一等奖、二等奖、二等奖。被市政府评为咸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优秀示范应用项目,咸阳智慧气象工作模式被中国气象局干部学院列入指导性教学案例,并在2018年深圳举办的全国智慧气象研讨会和天津举办的智慧气象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研讨会上进行经验交流,为全国智慧气象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先后得到了中国气象局、省委省政府、省气象局、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的肯定,三年共接待了国内外同行近一百四十余批次的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