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市气象局围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粮食安全、特色经济林果、设施农业产业等方面需求,努力提升农村气象灾害、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切实发挥抗灾夺丰收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全市农村趋利避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气象保障。
夯实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基础
一方面,西安市气象局以全时、全域、全要素的综合气象观测为目标,建成“地空天”一体化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同时,注重应用快速循环同化技术,融合多源观测资料,开展高影响天气精密监测组网研究应用,建设本地化的数值预报系统,有效提升了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提前量。另一方面,西安市气象局不断完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机制,2021年成立了西安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进一步增强农业气象情报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发推广应用能力,夯实为农气象服务人才和科技支撑。同时,加大了中央财政资金在“三农”气象服务方面投入,在各区县建设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六个一”工程,强化气象、农业信息共享,及时发布为农气象服务信息。
强化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
根据西安天气气候及农业生产特点,西安市气象局坚持制定《西安市农、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针对“三性”天气,分析评估对粮食作物生产影响,并提供措施及建议。针对粮食作物生产关键期,制定相应气象服务方案,滚动发布《春耕、三夏、三秋气象服务专报》、《夏、秋粮产量趋势预报》。针对粮食作物病虫害高发期,及时制作《病虫害专题分析》,并与西安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发文积极应对不利天气影响。与此同时,西安市气象局根据土壤墒情及农作物关键发育期,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常态化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助力农业抗旱减灾,促进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探索特色农业产业气象服务
面向特色经济林果,周至县气象局成立了地方机构猕猴桃气象台,强化与农业果业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开展精细化为农决策气象服务。鄠邑区气象局通过葡萄微信工作群,提供常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并在葡萄关键生长期,制作《葡萄专题气象服务》、《农业气象周报》,遇有影响的灾害性天气,及时为葡萄种植户提供不利影响及防范措施。临潼气象局结合石榴特色产业开展研究型业务,并运用秦智格点预报结论,形成精细化石榴气象服务专报,针对临潼石榴主栽区低温灾害,形成本地化预报预警指标及防御标准。灞桥区气象局重点围绕樱桃花期预报和花期冻害防治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制作专题服务材料,并与樱桃农业合作社联系,开展“直通式”樱桃气象服务。面向都市观光农业,长安区气象局发挥国家农业气象二级观测站优势,积极配合长安“桃花节”开展《“桃花期”专题气象服务》,为“桃花节”具体时间的确定提供决策依据。
(曲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