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作为国家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5年来,以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打造农科品牌响彻省内外,尤其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杨凌气象以重点服务现代农业为己任,保障服务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将气象科技播种在杨凌的“万亩”土地。
2021年的冬天,走进王浩的家庭农场,棚外北风呼啸寒气袭人,棚内却是春意盎然温暖如春,数百棵樱桃树排列有序,棵棵枝条上抽出嫩绿的新芽,让在这个冬天的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希冀。
樱桃好吃树难栽。王浩在发展樱桃产业这条道路上有收获也遇到挫折,“过去我们都是凭自己感觉估摸果树的生长发育期,遇有天气突变就要三天两头往地里跑,记得在2018年,棚内湿度没有控制好,引发了灰霉病,樱桃减产了许多。”王浩说起当年的疏忽,还是有几分懊悔。
“那现在这个新设备用着怎么样?”杨凌气象局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查组来到了的大棚里,询问“农情小卫士”应用情况。
“非常好!安装了这个设备以后,我都是从手机上看棚内的温度变化,还能设定温度、湿度阈值,一旦超过这个数值,就会有提醒,我们也能马上采取措施,而且还能收到种植管理技术方面的指导,真是帮了我不少忙。”王浩感激地说道。
这个“农情小卫士”是杨凌气象局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用于服务设施农业的便携式智慧农业气象信息化装备,杨凌气象局将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后台处理,再通过由自己研发的“气象设施农业”手机APP,及时将棚内气象数据以及气象服务提供给种植户。
据悉,杨凌气象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紧密合作,2021年初,西农大农科教授受聘杨凌高新农业气象技术联合研示中心专家,双方围绕局校合作、种业气象服务、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高新技术在农业气象上的应用等方面加强合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大力调整结构,推动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杨凌气象局积极响应,全面提升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强化科技研发和成果应用。从2020年开始,杨凌气象局研发了农业气象数据应用平台及设施农业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打造“双平台、直通式” 农业气象科技赋能助力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服务模式。
同时,成立了农业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在创新园、智慧农业示范园以及专业合作社中选取了20个具有代表性的示范点,开展分作物、分时段、分棚型的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不仅建立了设施番茄、黄瓜、西瓜、火龙果、樱桃等十余种作物的生长适宜性气象指标,还基于作物指标构建了农业气象预报预警模型。
为了促进这些农业气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服务示范,在杨凌九魅园草莓研究所的大棚里也得到了很好印证。来到九魅园草莓研究所的温室大棚,这里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绿油油的叶子生长旺盛,白色小花竞相开放。
“能查看一天内所有温度曲线、湿度曲线和光照曲线,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特别好,”研究所负责人桂创林说“因为我自己在不断地创新技术,追求更高品质的草莓品种,通过你们提供的这个设备,我能下载数据对植物生长特性进行全面分析,掌握规律,这对培育苗有着很大帮助。”
立足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气象局履职尽责,强化科技创新和农业气象核心技术研发,不断树立农业气象服务新标杆,精心呵护“农科城”现代农业发展。
通讯员:许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