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下午,西安市气象局举办的 “气象+行业” 预警体系共建行动主题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旨在纪念第65个世界气象日和人民气象事业创建80周年,结合西安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活动安排,通过务实交流和成果梳理,筑牢西安气象跨领域融合、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根基。
西安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建鹏在致辞中强调,气象工作对于城市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80年来,西安气象事业发展成果显著,构建起城乡全覆盖的监测网络,暴雨预警提前量超43分钟,气象服务满意度常年保持在90% 以上。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在防灾减灾、“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筑牢城市发展的 “压舱石”。
活动期间,气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规划、水务部门的四位专家分享了宝贵经验。市气象局首席专家刘瑞芳结合“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主题,阐述气象预报技术在灾害预警中的“发令枪”作用。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专员许强结合自身丰富的防汛和应急管理工作经历,分享了“气象+应急—防灾减灾经验”,凸显应急响应和气象科普在保障城市安全中的关键价值。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何东升主任以“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现状和展望”为题,为大家详细解读了地质灾害防御要点。市水务局水灾害防御处谭显伦处长围绕“筑牢河库屏障 共建防洪长城 全力以赴守牢水灾害防御安全底线”展开分享,强调城市内涝防治离不开气象与水文数据的深度融合。
陕西省气象局党组成员、西安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社宏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在第65个世界气象日暨人民气象事业80周年之际,“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的主题意义重大。他指出,当前,在监测预警方面,要提升精准度,填补深山区监测盲区,深化 AI 技术应用,解决应急响应“过度化”问题;在部门协同方面,完善“叫应- 应答”闭环机制,拓宽基层反馈渠道,优化预警指标与应急预案;数据共享层面,打通数据壁垒,构建多源融合分析平台,支撑精准预警和科学预评估。他强调,气象关乎城市安全和群众利益,要依靠“科技赋能、数据共享、机制创新”构建协同体系,守护城市安宁,让市民畅享幸福生活。
本次活动邀请了市科技局、市资源规划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科协相关处室及各区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城五区气象专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轨道交通集团、市排水集团、西安市学会品牌科普联盟成员单位有关领导及陕西交通广播、西安日报等新闻媒体等共百余人参会。